教科室 (稿), 发布:2003-6-13 15:22:51 ,来源:校内

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课题报告
一、存在的问题困难归纳:
1、 论文(报告)格式
(1)格式是否太成人化
(2)学生对论文格式不清楚或理解不了。
2、 资料来源
(1)太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2)拥有很多资料。但无法整理归纳,不知如何利用。
3、 课题研究成果方式是否可以多样?
二、 问题原因分析及建议措施:
1、成果方式是否可以多样化:
当然可以多样。展示的形式取决于课题研究的类型。
如:制作类的就以实物演示为主,并配上说明书。这里就要指导设计说明书的如何撰写。而实验(调查)类的就必须撰写实验(调查)报告。
2、资料问题
类型 问题原因分析 建议措施
资料少 A、方案设计准备不足,考虑不周详,没有整体规划。 应注意搜集的数据要足以说明结论。
B、指导教师监督力度不够。由于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惰性,没有落实计划,开展研究。 教师应随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如日记只写两行)
资料虽多,但不知如何利用 A、写课题方案时,设想不周详,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在收集资料时盲目性。 限于学生的水平有限,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数据中想问题(结合下面案例中再具体阐述)。
B、不会分析、归纳,不会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客观描述。

三、 撰写结题报告时是否要有格式?
在撰写结题报告时,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具体的格式可根据课题而定,但基本格式肯定要有。理由:搞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结题报告就是其中重要环节。
如:实验报告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一开始要有个实验设计(相当于调查研究的课题方案,实验的步骤就是按设计来进行),接下来是对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当然在过程记录中必须有具体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结论。但必须注意的是结论要具有客观性。
纵观基本格式,大框架包括: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2、分析问题:对各因素分析;分析调查、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提取数据特征以便说明问题。
3、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运用结论得出延伸(如上次五(1)班调查夜排挡的课题组通过自己的调查,写信到区政府提出建议,信转到旅游局,得到他们的高度赞赏。)
注意:
调查报告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必然结果。一旦调查结果与所设想的不符合就否定自己的调查过程。必须遵循实际,实事求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无论结论正确与否,都是建立在对调查结果的科学分析上。
难点:
对调查数据怎样归类、统计,如何分析处理数据(代表什么意义)?从数据中找不出特征,或抽取不出特征,导致无法概括说明问题,得不出科学结论。
误区:
指导老师把指导的很多精力花费在指导学生怎样撰写成文,却对研究过程及资料整理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不能根据研究过程及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以此来撰写报告(报告与现实脱节)。
存在问题剖析:
(1) 学生撰写的结题论文,应该是按一定的格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写成,因为学生在研究调查过程中是按自己的视角看问题。出现格式、语言的成人化现象,是指导教师没有把握指导的“度”,出现包办代替的现象。
(2) 学生对结题报告不清楚,说明一开始没有把研究步骤设想周密,没有很好地设计方案。结题报告的撰写应该是建立在方案的落实上的。因为:
“建议(措施)”是从结论中获得(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结论从数据特征中提取,
数据特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类获知,数据是在研究调查过程收集来的,如何收集数据是是按一开始的研究步骤(方案)来进行的。(简图)
建议(措施)——结论——提取数据特征——分析、归类数据——收集数据——研究步骤(方案)

本新闻已被阅读:357次

版权

本程序测试运行中,假如发现有什么错误,请老师们及时报告主机房。电话:8405

版权所有 策划:周旭光 制作:孙惟逸
Copyright (c) 2001-200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