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如何吸引我们的学生
——谈小学低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王静芳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浙江省
316100)
当今小学教育面临种种的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通过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学课程设计中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关照里,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所以各个学校都适时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开始重建学生的生活需要(包括精神的),关注学生的基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空间。我们沈家门第四小学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意见、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在2002年全面启动了综合实践活动。一年下来,不光是学生,就连我这个老师也受益非浅。虽然,我的学生只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但是我却发现,我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了文化课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有了极其可喜的变化和进步。我认为在低段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培养他们对实践研究的兴趣。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尝试简单谈谈低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上好启动课,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共定了四次活动:《参观我们的学校》、《找秋天》、《请到我家来做客》、《和爷爷奶奶对话》。这四次活动操作和实施的难度呈递增趋势。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年级学生的实践,“兴趣”起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年级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和兴趣,什么都想问一问、什么都想看一看,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向往,当然,这包括近在眼前的“我们的学校”。所以,我们把一年级的第一个活动确定为“参观我们的学校”,活动要求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各种实践手段,来了解自己的学校。并且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的兴趣又是极其不稳定的,因此,活动中还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教育学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显然,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找到至始至终吸引他们的东西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了“外国小朋友”,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们的学校。在设计启动课时,我以外国小朋友即将来到我们的学校为开场白,引出“外国小朋友即将来到我们学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通过小品(外国小朋友来了,问我们什么,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启发学生我们作为小学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要求——现在我们就去参观我们的学校。这样,我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要知道这可是他们自己的要求,不是我给他们的任务。接下来,自然要指导学生参观的方法,我考虑到小学生容易疲劳的特点,就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说(小朋友四人小组讨论用哪些方法);看(板画各种器官);听(老师不断补充说明),学生在直观印象中掌握了方法。最后,我考虑到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掌握方法,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特地设置了让学生自我推荐组长,自由报名参加这一环节。起初,我也挺担心学生的表现,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呀,他们会乱了套吗?实际证明,只要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能主动投入、互相配合,整个过程中,虽然学生在表达上有些“词不达意”,但是他们却迅速地分好了小组,选出了组长,为下面的活动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最后,利用小品,直观地得出,参观时要:1)注意安全;2)使用礼貌用语,注意礼仪;3)遵守纪律;4)活动前要做好准备。
在“外国小朋友”的指引下,在各种小品的体验中,在自己主动的思考中,我们的学生十分有效地掌握了方法、有了极强的参观欲望。
再如:《请到我家来做客》,以“星期天,老师将到你们家去做客,你们欢迎吗?”为开场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再以“谁能把自己家介绍清楚,老师听懂了,就去你家”为“诱饵”,引导学生认真介绍自己家的路线……这样学生就自然地在“激情高涨”中参与了实践,这远比死板地教学、记忆,效果好得多了。
二、适当放开保护伞,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低段的老师最担心地莫过于学生的“安全”。因为综合实践活动都在教室以外进行,这样就不利于管理,容易发生事情,而且不能有效地完成预期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体会到,我们不应该太小看我们的学生,他们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参观我们的学校》,我们按照启动课中的报名开始分组活动:1、电脑室、语音室、会议室等一队;2、教学楼一队
;3、各领导办公室一队;4、各个老师办公室一队。虽然有小组长的带领,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地尾随其后查看动静。太出人意料了,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有条有理地采访、大大方方地参观、彬彬有礼地提问……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刚入学的学生。虽然,他们的提问有些不那么流畅、他们的参观有些表面化,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们的潜在的活动意识正在逐渐被唤醒,那么,我们的活动目的不就达到了吗?其他老师见了连连夸奖。如果我们不放手,我们肯定没有这样的收获和发现。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信心,要适时地表扬、肯定他们的成功、收获,让学生在体验的喜悦中进步成长。
三、巧妙设计调查表格,让学生有据可依。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份完整有效的调查表、访问表是十分重要的。低段的学生还没有设计能力,我们老师可不能忽视这个。其实,这既是我们学生活动过程的体现,也是学生活动结果的记载,而且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来自己活动的能力。我们根据这学期的四次活动的实际情况,就认真设计了一些表格,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表格一:《请到我家来做客》
次数
|
客人身份
|
接待方式
|
令人满意的地方
|
不足之处
|
第一次
|
|
|
|
|
第二次
|
|
|
|
|
第三次
|
|
|
|
|
表格二:《和爷爷奶奶对话》调查表格
对话内容
|
其它:
|
爷爷奶奶的吃穿住
|
吃:
|
穿:
|
住:
|
爷爷奶奶的
学习情况
|
上课时间:
|
上课内容:
|
学习用品:
|
爷爷奶奶印象最深的事
|
儿童时代:
|
青年时代:
|
中年时代:
|
爷爷奶奶最希望的事
|
儿童时代:
|
青年时代:
|
中年时代:
|
爷爷奶奶现在的最大愿望
|
|
爷爷奶奶对我们说的话
|
|
四、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活动开展创设有利条件。
家庭是孩子的一个活动生活场所,我们应该重视它,并积极利用它。要充分地动用家长的智慧、能力,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我们低段的学生,他们要参与实践,要有人正确指导。而我们老师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我们在这学期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就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点。也正因为家长切身参与了这个过程,所以家长对我们的活动有了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我们四次活动中有三次是要家长积极配合的。《找秋天》、《请到我家来做客》、《与爷爷奶奶对话》,尤其是后两次。
家长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点闭塞的渔港。当
我把第三次活动(《请到我家来做客》)的目的、设计过程、要求向家长做详细的介绍,并要求家长配合时,大多数家长表示愿意支持,但是我却看到他们脸上的迷茫。甚至有家长在窃窃私语。“现在这书还真难读,事情太多了”“你说,一次活动就能让我们的小姐、少爷改变吗?”“唔,现在学校也是花样百出”。有一个家长还对我单独说:“我孩子本来在这方面就挺不错的,王老师,你说还用得着继续教育吗?”但是事实很快地做了证明:虽然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本质并不了解,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意义。有一位家长在活动后就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王老师,我还真小看了这综合实践活动。你们学校是应该开展这样的活动,它在无形中教育了我们孩子的,培养了孩子的习惯,我赞成这活动。”再来听听我们家长的附言(表格中)——
“综合实践活动《请到我家来做客》是培养学生独立接待客人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良好课程,使学生提早走进现代文明家庭。谢谢贵校!”
“彤彤的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经过本次活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她比以前懂事了,性格开朗了……”
“我的孩子以前对客人不礼貌,现在,经过本次活动,我的孩子在对待客人的时候不但非常有礼貌,而且很热情。”
在《与爷爷奶奶对话》以后,不少家长打电话来说:真的该谢谢学校,我们的孩子懂得孝敬长辈了,知道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留一份,不再大声地要求长辈干什么了……
很多家长还特别高兴自己的孩子通过活动爱学习了,爱多问几个为什么了,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手艺(如果不开展活动,学生可能永远与它们无缘)。我想,我们活动的成功,家长是最好的证明者,因为其实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呀!
五、尝试后的反思
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的活动充满希望。但是在尝试中,我也确实体会到我们实践中的不足。毕竟是尝试阶段,我们还有较多的“败笔”。比如: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等。但是,我相信,经过不断地研究、实践,更大的成功会等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