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探索”
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海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探索”课题组
“海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探索”课题从2002年3月开始准备,计划一年半完成,至今日程已经过半,第一阶段研究工作已经结束,2003年2月到2003年7月将进行第二阶段研究。为更好地开展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确保整个课题在2003年8月顺利完成结题工作,我们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自我评估。
一、课题背景:
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在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小学。目前全国第一批三十八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即是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教育部下发给各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小学教师来说,一下子无所适从;第三,近年来,高中段的研究性学习蓬勃开展,已经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书,但是,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储备,根本无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因此,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讲,每所学校必须在经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才能获得课程实施的经验,才可能在新课程全面推行的时候不致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能按照别人探索出来的现成模式去套用,只能从同类型学校的经验中得到一定的借鉴。所以,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作为海岛小学,非常有必要化力气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二、研究准备
我们学校从2001年秋季起就开始了把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的探索,2001年九月,学校开展了以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探索,全校统一设置了社会实践活动课,每周两节,以年级段为单位统一安排,还与社区居委合作,参照西方国家学生的义务工作制度,建立了社区--学校德育联动机制。
2001年12月,校长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回来,带来了课程改革的新信息,把学校最初的课改思路纳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框架内,学校决定在沈四小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和研究。从2002年3月到2002年8月,学校为开展这项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师资准备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和研究,关键问题是师资培训。因为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又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从全国首批三十八个国家级实验区反映的情况看,最棘手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感觉对课程实施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题实施之前从四方面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第一,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让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初步的认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对课程有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第二,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上海东方小学考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丰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感性体验;
第三,对全体教师进行一般的教科研方法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
第四,采取教师自愿报名与学校指定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学生课题指导教师队伍。
(二)内容准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我们在课程内容上安排了两条线:一条是社区服务线,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了适合该年级段学生的社区服务实践项目,并规定了各年级段每个学生所必须完成的社区服务总时数,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主要目的是通过社会参与性的实践学习,“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另一条是学校主题活动和学生自主研究活动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段安排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年级段安排了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统一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应用设计活动,高年级段安排了学生自主小课题研究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层次的不同程度的探究性学习、实际应用设计学习和社会考察学习,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活动的初步能力,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资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低中年级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有关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组织的要求,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来组织,以避免内容组织的随意性。
(三)组织准备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立了校少年海洋科学院,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课外活动机构,建立了以七大社区和舟山国际水产城为骨干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制订了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
(四)技术准备
对教师来说,要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任务,最后落实到操作技术层面。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包,提供了主题实践活动列表、高段学生小课题研究方向列表,还提供了15种具体的操作用表,规定了各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程序。在硬件技术上,投资十几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管理网站。
三、实施策略
(一)宣传发动,调整好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实施之初必然会与传统课程形态在时间和质量观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教师的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和家长的功利性,对课程实施产生阻碍。学校除了通过前述的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外,还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高度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作为工作重点提交到校教代会上讨论,寻求共识,在大小会议上反复宣传,调整教师的观念;通过召开全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家庭孩子的切身利益的关系等,寻求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二)以点带面,上好启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要做些什么,怎么做?通过培训和阅读学校提供的一系列材料,教师心里可以比较清楚,但是最后要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像中学的研究性学习那样给学生搞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讲座。我们在方式上借鉴了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启动课方式,也来个综合实践活动启动课,通过生动活泼的节目表演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告诉学生每一次活动怎么做,要注意什么。特别是高段的学生小课题研究,要求学生遵循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如何选题,怎么调查访问,怎么做实验,怎么取得数据、积累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等等,如果采用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学生肯定不喜欢听。只有通过活动的方式,才能让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获得理性的认知。
启动课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活动效果。为保证启动课质量,我们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每个年级段都由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上好启动课的示范课,然后组织年级段教师讨论,修改教案,再在同年级段正式实施启动课。各段的启动课示范课,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成员一堂不漏,全程跟踪。
(三)分段实施,管理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所以,对活动过程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高段学生的自主小课题研究,如果不加强过程管理,必然会导致在教科研中存在的开头一个方案,结束一份报告,中间根本没研究的现象在学生课题研究中重现,使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失去意义。
各个年段由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其过程也有很大区别。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各段的活动程序如下:
1、低段:
(1)设置问题情景,激发探索兴趣;
(2)提出活动要求,明确活动任务;
(3)组织开展活动,注意了解反馈;
(4)分组交流活动,组内评价;
(5)班级交流,总结评价。
2、中段:
(1)设置问题情景,提出活动主题或研究问题;
(2)学生自愿组合成立活动或研究小组,选好组长,分好工,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3)讨论活动方案或设计研究方案;
(4)班主任审批活动方案;
(5)按活动方案或研究方案做好准备:笔记本、笔、记录表格、访问提纲、录音机等工具等,如果要采访,还做好采访预约。
(6)开展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采集到的资料。资料尽可能地全面,要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渠道,材料要真实,尽可能地用第一手资料。
(7)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自己在活动前后的心得体会。是集体项目的,必须要有集体成果。
(8)提出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完成一项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设计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合作的。
(9)在班内展示活动成果和设计。
(10)活动评价。
3、高段:
(1)选题阶段:
①
布置与动员,公布选题范围,进行选题辅导;
②
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调查,产生感兴趣的子课题;
③
、班主任收集学生的子课题并进行筛选,确定子课题并公布;
④
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子课题,调整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自由组成课题组;
⑤
小组选举组长,聘请好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论证;
⑥
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组内成员分工;
⑦
开题报告、通过课题研究方案评审;
(2)研究阶段:
①
小组独立开展研究,教师负责监控、指导;
②
教师组织课题组之间交流,推动课题研究;
(3)总结阶段:
①
撰写研究成果,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
②
班级展示,同学评议;
③
答辩会、年级报告会;
④
教师评定成绩、总结。
(四)同步培训,提高指导实效
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教师首先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高段学生自主小课题研究的指导,要求教师具备课题研究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尽管以前对教师也进行过类似的教科研方法培训,但由于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教科研方法学习不重视,又缺乏实际应用,所以效果很不好。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中,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学校采用同步培训的策略,在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选题阶段,举办“给自己选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讲座;在开题报告评审前,举办“介绍你的研究方案”讲座;在课题研究阶段,举办“查阅文献资料”、“访问校外专家”、“学会实验法和调查法”等讲座;在结题阶段,举办“材料整理和成果表述”讲座。然后,教师再通过活动课的方式把这些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现买现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利用网络,实施动态监控
低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是统一的主题实践活动,管理量比较小,管理也比较简单。但是,高年级是学生自主课题研究活动,全校第一轮研究被批准立项的有69项,要对这些课题实行全过程管理就相当困难。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很难对每个课题的研究进程进行了详细了解,更难谈得上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自已编程,建立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对所有立项的学生自主研究小课题进行全程动态管理。
对学生自主研究小课题的全程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的主要功能。学生确定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成立好课题研究小组后,即可聘请指导老师申请课题立项。指导教师为课题组设置用户帐号和组长密码后,网站会自动生成课题申报表,课题组就能进站操作。学生在网上完成开题申请报告,填完相关表格并提交之后,校课题评审委员会就能在网上看到待审批的课题。经课题开题评审,评委认为可以立项后,在网上批准,则该课题正式进入运行阶段,网站自动生成有关该课题实施过程中所需要填写的一系列操作用表。学生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每一步必须完成网上的相关表格的填写。比如,外出活动要在网上提出申请,经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同意后方可外出;每次活动都必须填写活动记录,还有实验记录、访谈表、调查情况记录、研究日记等,所填操作表都会由网站自动记录操作时间。操作表的填写时间必须与课题方案中安排的各阶段工作时间基本相符,内容必须完整,否则,评委会认为研究过程不规范而不予结题。结题阶段,评委会根据各课题组的课题方案执行情况和结题报告质量决定是否让课题组参与课题成果答辩。
设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对课题研究实施网络全程管理后,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各课题组的研究动态,并进行有效调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和档案存在放空间,为课题资料的再利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六)及时总结,积累研究资料
校课题组非常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除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上丰富的学生自主课题研究原始资料外,我们还收集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音带等各种资料,以课题组为单位及时归档。低中段的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重要环节,校课题组分别用照片、摄像进行了记录。校课题组还在综合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进行了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举行了以“体验.感悟.成长”为主题的“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征文比赛。
四、效果评估
我们的课题第一阶段研究已经结束,预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低年级每月一次的主题实践活动,完成的质量高,效果好;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小课题研究,申报课题69项,通过校评审64项,结题63项,结题率达98.4%。自主小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共填写完成“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248份,“实验记录表”39份,“访谈表”169份,“调查情况记录表”94份,撰写“研究日记”529篇。由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学校计算机数量等条件的限制,还有部分活动未能及时在网上填写,特别是研究日记,还有许多未能上网。从调查问卷和各班提交的学生个案中看出,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
(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
因为自主小课题都是学生经过初步调查自己提炼的,源自学生的生活,所以研究内容五花八门,研究范围涉及海洋环保、水产资源、海岛旅游、海洋文化、城市建设、下岗就业、居住条件、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还有商业、教育、交通、古文化等十几个领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上山下船,看商场,走医院,深入居民小区,走访机关单位,调查夜排档,研究沙雕节,足迹遍布城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调查出租车经营状况的学生通过调查知道原来经营出租车还要交养路费、税费、保修费、保险费、年审年检费等一大堆费用,而且竞争激励。他们感慨地说:“我们发现沈家门城区出租车的经营状况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很容量赚钱,可以说沈家城区出租车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每一位从事出租车这一行的人员是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
(二)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活动中,学生自主小课题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有13个,占课题总数的20.3%。远远高于其它方面内容的课题所占的比例。通过研究,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感受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研究环境问题的各个小组无一例外地把这种研究中得到的感受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有的向社区居民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有的向政府部门建议,提出环境整治的建议;很多学生从自身做起,不但在校内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在校外也不乱扔垃圾。在蒲湾山林搞野生植物调查的一个小组在调查中听到村领导反映山里有小朋友在玩火的消息,马上写了《致沈四小全体学生的一封信》发布在校园网“小海豚”网站的信息台上,呼吁全体同学提高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保护山林。
综合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学生的课题研究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心民生,关注普陀社会经济发展的课题,如《蒲湾居民住房现状调查》、《沈家门下岗妇女的现状与出路》、《沈家门夜排档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展望》、《从历届“舟山国际少雕节”的比较中看舟山旅游业的发展》等。研究沈家门夜排档的学生还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写信给区政府,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区政府办公室把他们的意见转到了区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还写了一封回信感谢学生对普陀旅游事业发展的关心。本学期初,区旅游局长等还专程来校看望课题组学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了高度的评价,感谢他们对普陀旅游业的关心,并希望学生以后多开展旅游类项目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区旅游局愿意与学校合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两个相互关联的数据位居学生在开展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问题的第一二位:有125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碰到被访对象不配合,拒绝采访、调查的问题,占学生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类型的28.09%,位居第一;有63位学生表示活动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自己胆小,不敢跨出走向社会、走向与社会人群交流的第一步,占总数的14.15%,居第二位。这两个数据一方面表现了我们的社会大环境还远未形成大教育的格局,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类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社会资源的课程还有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传统课程体系里成长着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太弱,特别是对与各种人群交往没信心。值得庆幸的是,所有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全部闯过了这一关。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调整自己,征服了困难,建立了自信,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研究工作。翻开学生的研究日记,很多学生记录了自己从胆怯到勇敢,从自卑到自信的历程。问卷显示:有62.9的家长认为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的孩子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在与人交往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各班提供上来的学生个案所反映的学生主要变化也是胆子大了,自信心强了。
(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科学研究需要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由于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强化了过程管理,而且从一开始就在教师中特别强调重视过程,淡化结果,避免了活动过程中弄虚作假现象的产生。研究河水污染的几个小组天天坚持记观察记录,力求使自己的研究有客观的依据;有个小组为了拍好有关河水污染对比实验的照片,做了三次实验,三拍三洗,最后请了照相店的专业人员帮助他们记录下他们的实验结果。研究滨港路河水污染的小组需要有关鉴定海水污染程度的标准,但从环境监测站取得的国家水质标准太细,不适用,找遍网络,最后在教师指导下从国家海洋局网站上有关的海水质量公报中通过分析概括,自己提取了一套适用本课题研究的鉴别海水污染程度的标准。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困难。在高段学生528份调查问卷中,有445人表示活动过程中碰到过困难,占84.3%。胆小、被访对象不配合、缺乏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缺乏资料、缺乏应有的基本技术、碰到恶劣的天气、不会写课题报告等。但是,这些困难在教师的帮助下都被学生克服了,课题结题率达到了98.4%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得到了锻炼。有些学生为了取得夜排档的第一手资料,在老师的带领下,顶着风雨,冒着寒冷,多次利用晚上时间到夜排档调查。为了取得夜排档摊主的配合,他们还在摊主最忙的时候帮助摊主做事,一直到高峰时段过去,才找摊主了解情况。有个小组为了研究渔具,几次上船都碰钉子,坐着小船在渔港转悠了一个下午,总算赢得了渔民的配合。
(五)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28.4%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学生中也有29.2%的人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作文水平。整个活动,学生完成研究日记光网上录入的就有529篇,而且日记的内容真实具体。有语文教师反映,学生的日记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连原来的后进生都能写得有模有样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由于沈四小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所以,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一直比较弱。综合实践活动迫使学生天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不但让一大批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而且学生网络运用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计算机就是网络的概念已在学生脑中潜移默化,因为,学生一上机,总是工作在网上。现在,学生能非常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了。有68.4%的学生觉得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
许多学生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找回了自信,各方面表现有了明显进步。综合实践活动也使一部分沉溺于动画片的学生改变了习惯,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里为了搞课题研究,没功夫看动画片了,因为研究课题让他感兴趣。低年级小朋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交往和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变得更有礼貌,更能与同学和长辈沟通。许多家长在写给教师的话中说:“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之间相互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孩子学会了谦让、宽容,更懂得珍惜友情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孩子更加懂得礼貌待人,热情好客。”综合实践活动也锻炼了许多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自控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且,这种进步不是以烦琐和枯燥、沉重的学习负担为代价,所以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也赢得了广大家长的支持。调查显示:69.7%的学生表示下学期非常愿意继续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有70.7%的家长说孩子在参加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得快乐而主动;91.9%的家长能配合孩子的研究活动,86.2%的家长认为孩子参加课题研究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在学校征求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见中,绝大部分家长表示继续支持和配合,只有极个别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
五、问题探讨: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尽管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活动安全。
活动安全始终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隐患。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实践性,活动的风险自然比其它在校内的课程大得多。然而,最大的安全隐患存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分散活动、个体活动时间。且不说高段学生完全独立的自主小课题研究,就是中低段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光凭班主任一个人也无法管得住学生。像一年级第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我们的学校”,地点在校内,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由于课程要求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有自己的选择权,教师不得不把不同兴趣的学生分成几个组,在同一时间内展开参观调查活动,活动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在高年级的自主小课题研究中,尽管我们为每个研究小组配了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只能对学生的研究进行业务指导,无法保证学生活动的安全。因为,指导教师来自全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学生要去活动时指导教师往往还在其它班上课。当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学生有一半时间在班内接受班主任的一般性阶段工作指导,另一半则分散到指导教师那里接受指导,作好外出活动的具体安排。只有当放学和双休日时才会让学生外出活动,而且要求学生在外出活动时有指导教师或家长带领,保证安全。
在大城市,由于社区指导力量雄厚,学校往往聘请社区里热心教育的同志或家长作指导教师,以此来保证学生校外活动的安全。但是更多的学校是像我们这样,没有更多的社区人力资源可以利用。其实,我们的家长虽然难以胜任课题研究的指导任务,但作为安全保障,应该也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学期,我们要求各课题组在制订课题计划后及时召开课题组家长会,有计划地请求家长参加活动,落实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
(二)课时安排。
《纲要》规定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三课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但鉴于上述的安全原因,每周三课时集中安排又不能让学生外出活动,时间浪费很大。同时,课程规定的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中劳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也需要很多时间来单独授课,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融入到整个活动中去。这两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作为参加实践活动的一种技术手段来使用。所以,这学期,对课时安排作了调整,每周只安排一节时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课,还有两节安排给了劳技和信息技术课。当然,确实需要时,这些课之间可以相互调剂使用。学生的外出活动还是只能安排在课外。
(三)课堂模式。
严格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堂教学模式。很多书刊刊登了不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例,但大多是可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课,与92年以来的活动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不少兄弟学校的领导教师听说我们在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提出要听听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它应该是围绕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的一个个过程单元,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织部分,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教学越来越少,独立活动越来越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更不像其它学科那样可以随时听课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根据需要安排在过程的某个环节中的,不能随意改变它。我们的启动课、阶段汇报课、课题方案评审会、课题论文答辩会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四)内容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之间怎么整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我们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主要内容和载体,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方法,把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作为必要的手段。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组织是以主题活动和小课题研究为主的,但主题活动和小课题研究也不能随心所欲。怎么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地课程资源把内容系统地组织起来,还需要很多人化很多时间来探索。
|